億欣源為您分享:提高山西鍛件塑性和降低變形抗力的工藝途徑:鍛造時為能便于金屬坯料流動成形,并能采用合理措施來降低變形抗力,節省設備能量,一般采用以下途徑來達到:
1、掌握鍛件材料特性,選擇合理的變形溫度、變形速度、變形程度。
2、促使材料化學成分和組織狀態的均勻化,如對大型的高合金鋼錠,進行高溫均勻化處理,使得材料的塑性提高。
3、選擇確定有利的變形工藝方式,如鍛造難變形、低塑性的高合金鋼鍛件時,為能使鐓粗時述料表面處于受壓狀態,防止切向受拉而產生裂紋,可以采用包套鐓粗工藝來鍛造。
4、采用不同的工具操作,正確使用工具能改善變形的不均勻性。如拔長軸類鍛件,可采用V形砧或圓形砧,使鍛件表面壓力增加,從而便塑性有所提高,并且能防止鍛件表面和心部產生裂紋。
5、改善操作方法使鍛件坯料鍛造時減小摩擦和降溫的影響,避免鐓裂現象的發生。如對于低塑性材料的薄餅類鍛件,可采用兩件疊起來鐓粗一次后,然后將各件翻轉180°,進行第二次鐓粗的工藝方法來解決。
6、采用較好的潤滑措施能使鍛件、模具表面狀況得到改善,減少摩擦的影響,得到均勻的變形,從而降低變形抗力。
億欣源為您分享:山西鍛件隨著回火溫度的升高,淬火組織將發生一系列變化。根據組織轉變的情況,回火一般分為4個階段:馬氏體分解、殘余奧氏體分解、碳化物轉變、碳化物的聚集長大和鐵素體的再結晶。
鍛件回火一階段,馬氏體分解。在80℃以下溫度回火時,淬火鋼沒有明S的組織轉變,此時只發生馬氏體中碳的偏聚,而沒有開始分解。在80-200℃回火時,馬氏體開始分解,析出細微的碳化物,使馬氏體中碳的質量分數降低。
山西鍛件在這一階段中,由于回火溫度較低,馬氏體中僅析出了一部分過飽和的碳原子,所以它仍是碳在a-Fe中的過飽和固溶體。析出的細微碳化物均勻分布在馬氏體基體上。這種過飽和度較低的馬氏體和細微碳化物的混合組織稱為回火馬氏體。
鍛件回火第二階段,殘余奧氏體分解。當溫度升至200-300℃時,馬氏體分解繼續進行,但占主導地位的轉變已是殘余奧氏體的分解過程了。殘余奧氏體分解是通過碳原子的擴散先形成偏聚區,進而分解為α相和碳化物的混合組織,即形成下貝氏體。此階段鋼的硬度沒有明顯降低。
鍛件回火第三階段,碳化物轉變。在此溫度范圍,由于溫度較高,碳原子的擴散能力較強,鐵原子也恢復了擴散能力,馬氏體分解和殘余奧氏體分解析出的過渡碳化物將轉變為較穩定的滲碳體。隨著碳化物的析出和轉變,馬氏體中碳的質量分數不斷降低,馬氏體的晶格畸變消失,馬氏體轉變為鐵素體,得到鐵素體基體內分布著細小粒狀(或片狀)滲碳體的組織,該組織稱為回火托氏體。此階段淬火應力基本消除,硬度有所下降,塑性、韌性得到提高。
鍛件回火第四階段,碳化物的聚集長大和鐵素體的再結晶。由于回火溫度已經很高,碳原子和鐵原子均具有較強的擴散能力,第三階段形成的滲碳體薄片將不斷球化并長大。在500-600℃以上時,α相逐漸發生再結晶,使鐵素體形態失去原來的板條狀或片狀,而形成多邊形晶粒。此時組織為鐵素體基體上分布著粒狀碳化物,該組織稱為回火索氏體?;鼗鹚魇象w具有良好的綜合力學性能。此階段內應力和晶格畸變完全消除。